一、如何判斷行情級別
級別是一箇特定的概念,一般以時間週期來區分,比如:日線級別,周線級別,30分鐘線級別等,判斷是什麼級別的行情,就在相應的週期圖表上看相應的走勢類型結束與否
二、纏論裏面的級別怎麼看?或者有沒有自己創造的看期貨股票走勢級別的方法?
一兩句說不清楚....大概來說吧
因爲走勢級別在理論上是從小到大生長(遞歸)出來的,有中樞纔有走勢類型,有走勢類型才組成中樞(更高級別),所以就有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。從最最低級別的分筆數據層層遞歸應該是最完美嚴謹的,但不太好實現。所以纏師其實給了三種近似方法(當然都認識到的人不多):
1、以能看到的最低週期上(一般是1分鐘),有至少三個K線重合的一小段走勢,當做次級別走勢,然後組合出中樞,形成1分鐘級別走勢,然後層層向上遞歸。這實際上就是先近似定義次級別中樞(三個K線有重合)的思路。
2、在能看到的最低週期(一般是1分鐘圖)上,劃分出筆,然後到線段,以線段爲次級別走勢,然後形成1分鐘中樞,然後層層遞歸。這就是先近似定義低級別走勢的思路。一般這種方法定義出來的級別比第1種要高1個級別。
3、使用均線纏繞、布林帶、macd、波段高低點等輔助確定出次級別走勢,然後組成中樞和本級別,然後到大級別。這種方法比較近似但方便實用。一般可能發現的人也不多。
在這三種方法中,爲了保證精度,一般應該都是要從最低級別遞歸上來得到每級走勢,但實際使用中,如果看日線還要從1分鐘開始,很累也沒啥必要。所以這三種方法,其實都可以用於自己所實際應用的最低週期中。比如你是做日線交易的,可能用30分鐘做短差,那麼可以直接在30分鐘上用這三種方法的任一種,一般也足夠用了(當然如果要用區間套精確定位,可以再看更低週期)。
而要自己創造看走勢級別的方法,其實不難,但也要遵循那些原則。用指標輔助判斷的方法,其實就是個很好的範例了。也有不少學長創造過一些方便的方法,基本大同小異,有興趣也可以看看。
全部手打字完成的。你如果完全沒學過,真的很難只用一箇篇幅說明白。還有啥問題可追問。
三、如何判斷盤整後是上漲還是下跌?
判斷股票的走勢分爲不同的時間級別,以日線級別的走勢來看,一般以二十日均線作爲參考依據:
1、當二十日均線方向向上時就說明股票是處於上漲趨勢;
2、當二十日均線方向向下時就說明股票是處於下跌趨勢;
3、當二十日均線橫向走時就說明股票是處於震盪盤整。
四、三.怎樣分析MACD趨勢級別及轉換
K線的刻度週期與K線的趨勢級別的區分,絕不能混淆:
K線的刻度週期:如5分鐘、15分鐘、30分鐘、60分鐘、120分鐘、日、周、月、季、半年、年
K線的趨勢級別(行情的級別或大小):由K線的刻度週期加MACD趨勢來自動定義(度量),如30(分鐘)MACD趨勢、日MACD趨勢、周MACD趨勢;所謂自動指該週期相鄰MACD間的N次背離動態決定之意,即由時間、空間(價格/指數幅度)、量(動態趨勢變化的幅度)的背離來共同決定。任何離開這三者之一的趨勢定義都有失偏頗,只見樹木不見森林。
前面定義了MACD趨勢和背離類型,市場趨勢分析中怎樣解讀MACD趨勢的級別與轉換,即級別與級別折返跑程度的問題?
某K線週期MACD趨勢的結束以MACD間N次間背離結束。N次究竟是多少呢?
總體上取決於交易市場和標的產品的種類及趨勢級別的大小、趨勢級別的立體關係。如期貨市場之外匯、大宗商品期貨、股指期貨還是股票個體,其波動頻率和幅度決定其N次值。外匯、大宗商品期貨相對股指期貨其N次取值依次相對較大,3-5次皆有可能;股票指數相對個股大多數同步,1-3次常見;強勢上漲或下跌個股3-5次亦有可能;趨勢級別越大N值相對越小;若上一級別趨勢未結束前,反向的本級別折返趨勢通常一次MACD間背就可結束,上一或上二趨勢同向,反向的本級別折返趨勢MACD間的背離N值越小。
無論怎樣,N值的判斷相關於交易者的經驗。到底怎樣呢,也有規律可循。
五、如何用MACD判斷行情級別
MACD指標可以提前進行行情的判斷,行情級別大小一般是通過其背離次數來預判的。
即背離次數越多,行情級別越大。
六、股價走勢的相對高位與低位怎樣確定?
如果該股目前的股價以前曾經達到過,例如,目前的股價是10元,而兩個月前也曾經在10元附近。那麼就可以根據以前的價位和成交量來進行分析。通常,成交量密集而且股價在該價位停留時間比較長的,該價位就是一箇值得注意的價位。如果股價後來高於它,則它就是支撐位,通常跌到它附近就會止跌。如果價格低於它,那麼它就是阻力位,價格回升到它的位置,就會停滯不容易上漲。
如果該股價從來沒有達到過,例如過去的股價一直在6元附近,現在達到了8元,而這個價格歷史上從來沒有到達過,那麼就很難判斷高位低位了。這時候,要看成交量,以及均線,以及OBV這些指標。說來話長了,這裏不贅述。